133 0641 9704
发布时间:2022.12.19 分类:技术动态 点击:次
日前,《中国医疗装备》杂志社牵头在京发布《2014中国医疗装备售后服务调查报告》,在CT、核磁共振、核医学、血管造影机等几类大型医疗装备中,被业界称为 GPS 的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3家跨国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80。
不过,和前几年相比,在分产品线售后服务排名中,国产品牌的身影愈来愈多,这意味着,国产医疗装备的市场比重在增加。
从去年开始,国家多个部门释放了加快医疗装备国产化进程的信号,这对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的外资品牌带来1定冲击。但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外资企业通过本土化等战略调剂,也在积极应对。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医疗装备售后服务市场面临的大问题,是市场还不够开放。
GPS 占8成市场
在国内大型医疗装备市场中,外资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从《报告》公布的2014年市场份额数据来看,在CT、核磁共振、核医学、血管造影机等几类大型医疗装这类塑料造粒机装备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备中,被业界称为 GPS 的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3家跨国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80,其中血管造影机类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乃至高达91.1。
而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超声影象类装备中,相比上述产品, GPS 即使垄断地位下降,但占据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 半壁江山 ,其中,X射线摄影系统类装备中, GPS 占据53.5的份额,而超声影象类装备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
而中国医学设备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西门子与通用电器、飞利浦分食了中国医疗装备市场超过7成的份额。
从3家企业各自的优势产品看,通用电气在CT、超声影象、核医学3类装备的市场占有率名列;飞利浦则在血管造影机、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两类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中排在位;西门子位列首位的是磁共振装备。
与国外品牌相比,在上述大型医疗装备中,却难见国产品牌的身影。以经常使用的CT类装备为例,国产品牌占有超过1市场份额的企业只有东软团体1家,但份额也仅为1.48;磁共振装备中,占有大市场份额的国内品牌是万东,占1.4;在软式内窥镜类装备中,几近没有任何1家国内品牌占据超过1的市场份额。
但在DR类装备中,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大,深圳迈有时亦可称为避免结构连续倒塌性瑞、万东两家企业占有的份额已达1成,分别为7.3和2.7,而在2级医院市场中,东软也占有2.3的份额。
虽然国产品牌在诸多大型医疗装备市场的整体份额微不足道,但记者注意到,在2级医院,国产品牌所占的份额比3级医院市场大。比如血管造影机类装备,北京乐普、万东、北京卫金帆几家企业各占有1.2的份额。
除 GPS ,在放疗装备、呼吸机、麻醉、内窥镜等装备中,市场份额排在前3位的品牌也都是国外品牌,如医科达、瓦里安、德尔格、奥林巴斯等。
值得1提的是,在部份装备中,国产品牌的优势更加明显,如监护类装备中,深圳迈瑞的市场占有率排在位,占56.7;而消毒与灭菌类装备中,老公司是国内热塑性弹性体行业龙头肯则位列首位,具有56.6的份额。
目前,我国生产大型医疗装备的企业其实不多,如东软团体、华润万东、深圳迈瑞、上海联影医疗等,其中,前二者均是上市公司。
我国是第2大医疗市场,《2013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态》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装备的市场范围在2011年已到达1200多亿元,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装备工业总产值约为1800亿元,2000年~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21.3,预计到2015 年将超过3000多亿元。
国产化率偏低
据了解,30多年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延续快速发展,到2013年底,范围以上企业总销售收入到达3287亿元, 1015 以来年均增长27,远高于7的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临床利用面广、使用量大的常规医疗装备都实现了国产化,1些医疗装备研产生产也获得了突破。
去年8月,上海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磁共振、PET-CT等7款医疗装备产品及4款软件产品亮相第23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装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换会,首次与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跨国公司同台竞技。
近几年,国产医疗装备在医院的比重愈来愈高,在部份装备上,国内外的技术差距愈来愈小,且有价格优势。 北京大学第3医院医工处处长许锋告知记者。
去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上海联影医疗考察,并表示要加快医疗装备国产化进程,下降本钱,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尔后,推动医疗装备国产化的信号就不断释放。
去年6月,国家卫计委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装备遴选工作,这是我国次针对国产医疗装备进行公然遴选,并构成优秀产品目录。8月,国家卫计委、工信部在北京联合召开推动国产医疗装备发展利用会议,提出要大力提倡卫生计生机构使用国产医疗装备,重点推动3级甲等医院利用国产医疗装备。
而1年多来,虽然部份外资品牌表示,在医疗装备市场遭到的冲击其实不大,但部份企业已开始在中国医疗市场调剂发展战略。
记者也了解到,为了下降生产、运输等本钱,1些外资品牌也逐步开始本地化生产其中1座具有110年历史的古老桥梁必须换用薄型主桥面的战略。瓦里安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区客户体验总经理倪雷表示,中国鼓励医疗装备国产化,可以在1定程度上增进外资品牌或合资品牌医疗装备审慎自己,提高质量。
瓦里安已在国内建厂,以下降生产本钱和运输本钱,这样会在流通环节下降很多费用,对我们的终端客户会带来很多好处,这也是有效的在国内良性发展的战略。 倪雷说。
1方面是国内品牌在大型医疗装备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小,但上升很快的格局;另外一方面,民族品牌也在国际市场上积极 分食 医疗装备的大蛋糕。
记者注意到,包括深圳迈瑞等在内的国内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均有不错的占有率。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分有限公司用户服务运营管理部经理陈松青告知记者,深圳迈瑞在国外的业务占全部业务的60。 相比国内,国外的市场容量更大。 陈松青说。
《报告》显示,在超声影象装备市场中,深圳迈瑞的市场占有率为8.6,位居国内品牌首位。
不过业界也普遍认为,目前医疗装备售后服务市场还不够开放,这在1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装备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维修本钱高成为医院控费的困难。
业内人士向记者流露,以大型医疗装备为例,售后维修、服务的利润会占到全部业务收入的70。虽然企业方认为,大型检查费用居高不下与维修本钱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单台装备的本钱占比看,维修本钱不菲。
黑龙江省某医院负责装备保障的1位负责人告知记者,以1台核磁共振机器的本钱为例,售后维修服务的本钱占所有本钱的大约6成。
在部份国内医疗装备企业看来,其缘由在于国家缺少政策引导、第3方服务机构能力不足、外资企业长时间垄断等。
而1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医疗装备的售后服务市场是开放的,但由于售后服务的本钱高,1些第3方机构不愿意投入。
业内人士表示,解决目前医疗装备售后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他建议应当打破垄断,建立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构成第3方同盟,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要干预、实行第3方准入、建立维权机制等。
让医疗装备售后服务市场充分开放,也许是让国内品牌充分参与医疗装备市场竞争的对策。 业内人士说。